让弘扬劳模精神成为服务世博的最强音

来源: | 2019年6月18日 编辑:黄浦旅游职校

杨怀远的“小扁担精神”、马桂宁的“不用尺一看准”绝活儿、郏芬芬的扦脚刀,吴尔愉微笑服务法、依嘉医药服务热线、上海最著名数码相机营业员——华联王震……,这些上海土生土长的全国劳动模范与他们的光荣事迹,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在上海这个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些时代精神的带头人走进了校园,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为商旅学子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为他们的生涯规划打好基础。

31下午,黄浦职业教育集团举行了“商旅劳模讲师团”成立仪式。集团向全国劳模杨怀远、马桂宁、陶依嘉、吴尔愉、郏芬芬、王震、李惠麟、邵开平,以及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袁钢华、朱蕙娟颁发聘书,组成“商旅劳模讲师团”。本次成立仪式邀请到了黄浦区区委宣传部部长孙甘霖、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蔡蓉、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陆幸愉、总工会副主席黄宪祖等领导出席。

成立仪式由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学校党总支书记黄玉璟主持,区委宣传部长孙甘霖作了讲话。孙部长高度赞扬了劳模精神,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劳模们表示了感谢,充分肯定了是学校与社区联手,共同承担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并对商旅学子提出殷切期望。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集团依托黄浦区现代服务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商贸财经和航空旅游方向的职业教育。学校以“两纲”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育人,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不仅重视挖掘校内的教育资源,而且积极引入劳动模范、技能大师、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创业典范、优秀校友、家长资源等社会教育资源。不仅注重校内的职业素质养成、职业技能培养,而且重视让学生走出去,参观企业、顶岗实习、勤工助学、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服务能力,培养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黄浦区有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这里商厦林立,商贸活动高度聚集,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中心,而且拥有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是培养商贸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绝好的德育课堂。其中像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本身就是集团长期合作的伙伴,学生实习、就业的基地。因此,集团考虑要充分依托南京路,积极探索商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策略,要用好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拓宽德育渠道。首先想到的是挖掘南京东路社区总工会劳模工作室的资源,聘请南京路商业街沿线的永安百货、第一医药、第一食品、市百一店等大型商厦的全国劳模和市劳模,以及其他行业的劳模代表,筹建“商旅劳模讲师团”,把南京路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把劳模请进来,通过劳模们鲜活、感人的事迹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充实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幸福的观念。

4月吴尔愉劳模作了题为“服务他人、庄严自己”的精彩报告,12月马桂宁劳模作了题为“用科学的理论服务于顾客”的精彩报告。师生反响强烈,教育效果非常好。我们感到劳动模范是一支非常有教育感召力的队伍,他们的话学生要听、愿听、听得进,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培育职业精神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集团成立 “劳模讲师团”,聘请劳模作为学校的客座讲师,让劳模成为学生的良师,让劳模精神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学校还将把劳模的先进事迹、光辉形象和精神内涵制成宣传版面,在教学楼的醒目位置进行展示,让同学们走近劳模、了解劳模、学习劳模。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道德楷模的榜样力量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面对就业,最怕的就是 “眼高手低”,不愿从平凡岗位做起。而我们从这十位不同时代劳模感人的事迹中我们能够找到许多共同的闪光点——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他们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之心;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劳模们的这些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可能缺失但正在呼唤的精神,也是学生需要加强培养的精神。劳模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感召力,当代也更加需要弘扬劳模精神。

 



上一篇:深化合作,创新发展 ——校企合作2017年度会议

下一篇:依托职教集团 通过校企合作实践项目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最近信息
最多人在看